未来技术大会|悉骋AcryGuard™惊艳亮相未来技术发展大会,解锁超疏水领域新可能

   日期:2025-06-30     来源:广东媒体中心    浏览:50    
  本次大会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以“前沿引领,数字赋能”为主题,吸引了国家部委以及来自清华、复旦、浙大、北化、江南大学、上海交大、北科大、中科院海洋所、海化院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涂料上下游企业的近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涂料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描绘新蓝图。

  6月24日至26日,2025中国涂料工业未来技术发展大会在江南名城苏州盛大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以“前沿引领,数字赋能”为主题,吸引了国家部委以及来自清华、复旦、浙大、北化、江南大学、上海交大、北科大、中科院海洋所、海化院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涂料上下游企业的近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涂料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描绘新蓝图。

image002

  在众多参会企业中,专注创新研发多行业各类功能助剂的悉骋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惊喜亮相。其商务经理王沐在大会上进行了《多效赋能·表面革新,超疏水领域的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公司在超疏水领域的创新成果——AcryGuard™技术。

  王沐的报告从荷叶效应这一自然现象切入,揭示了AcryGuard™技术的仿生原型。在显微镜下,荷叶表面5~15微米的乳突结构上生长着纳米级蜡质晶体,这种“山丘覆绒毛”的复合结构使水滴接触角达到150°以上,滚动角小于10°。传统超疏水涂层需要先构建粗糙结构,再修饰低表面能物质,而AcryGuard™技术基于对Cassie-Baxter模型的深度理解,通过丙烯酸酯微粉助剂,在涂料体系中同步实现“微纳结构构”与“低表面能”的双重效果。该模型表明,当表面粗糙结构截留空气形成“气垫”时,水滴与固体的实际接触面积可锐减至2%~3%,就像“水滴踩在空气席梦思上”。AcryGuard™的电镜图像显示,其表面微米级凸起与纳米级沟壑构成的分级结构,能有效锁住空气层,使涂层接触角稳定在152°~155°,滚动角<10°,完全达到超疏水材料的严苛标准。同时,这种分级结构还能让水滴在15°倾斜表面快速滚落,同时带走98%以上的灰尘颗粒,实现自清洁效应。

image004

  从实验室数据到产业落地,AcryGuard™技术同样表现出色。在隧道、桥梁水性易清洁涂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AcryGuard™(8%)800KF、(8%)2000K以及800KF(5%)和2000K(3%)复配使用。测试数据显示,涂层接触角显著增加,滚动角明显减小,复配使用效果更佳,充分体现了表面微纳结构多级分布的优势。在磨耗测试中,1000次磨耗量小于20毫克,磨耗1000次后接触角减小量小于3°,这得益于微球在涂层中的均匀分布,不仅构建了“微纳结构”、降低表面能,还因其自身较高硬度增强了耐磨性能。此外,由于氟化物或硅化物在聚合时均匀分布在涂层中,显著提升了涂层的耐擦、耐重复性能。在户外90天和QUV老化试验中,AcryGuard™也表现出色,这得益于其微粉本身具备高于一般树脂的耐酸碱、耐盐雾、耐紫外线性能,且微球表面的可反应基团提高了交联度,增强了涂层机械性能,使其更耐久、耐候。同时,该产品还具备一定消光性能。

image006

  目前,纺织面料领域客户对AcryGuard™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期望将其应用于冲锋衣面料,实现防水透气效果。展望未来,AcryGuard™有望在防污、防菌、防腐、除冰、防雾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超疏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发展。

  此次大会上,悉骋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展示的AcryGuard™技术,无疑为中国涂料行业的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超疏水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涂料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