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网

重防腐研讨会
中国涂料杂志
钛白粉
钛白年会
颜料年会
大事件
外文刊
钛白粉价格遇冷
建筑涂料年会
第361期

订阅本页RSS 中国涂料 > 欧洲涂料杂志中文版 > ECJ报道

制备优异的汽车闪光涂料

发表于2016/4/1 9:31:45| 次阅读| 来源欧洲涂料杂志| 作者ECJ

摘要:通过使用干涉型效应颜料和铝粉效应颜料,可使汽车表面闪光。

通过使用干涉型效应颜料和铝粉效应颜料,可使汽车表面闪 光。只有透彻了解效应颜料的性能及在施工中的特性,才能在汽 车涂料配方设计中有效地应用效应颜料。

鲜艳的颜色和特殊的效果使得时尚的汽车面漆闪光耀眼。干涉 型效应颜料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用于汽车OEM涂料, 可提供极佳视觉效果。最早使用的白色干涉型颜料汽车涂料含白 色底色漆、白色干涉涂层和罩光清漆三道涂层。此后,彩色涂料 开始流行,即将着色颜料与白色干涉颜料和彩色干涉颜料混合使 用。在90年代末期,引入了曾经用于特效装饰的铝粉颜料,进一 步增强了这类彩色涂料体系。随着新型效应颜料的发展,新的测 量方法也应运而生。包括对铝粉颜料和干涉色颜料的多角度测量 以及采用这类测量方法对表面视觉效果进行的表征。颜料以及涂 料和涂装技术方面的各种创新已影响着新色彩标准的制定以及制 定过程中需考虑的各个方面。下面是有效配制彩色汽车涂料的八 大黄金法则。

注意几何结构

大多数情况下,现代汽车涂料均呈现各种视觉效果,可以是在 涂料明度方面的差异,或是在明度与色彩两方面的差异。这种视觉 效果取决于光源和观察者相对于涂料表面所处的位置以及光线传 输路径之间的几何结构。

光源(以太阳光为例)照在车辆的每一点上,与法线(在入射点 与车身表面垂直)形成可以计量的入射角,并以与法线形成的相同 角度从车身表面反射。在光照的同时,法线与光泽(或反射光)都处 于同一平面中(如图1 所示)。在该平面内,入射光位置与观察者的 位置可通过其与法线的不同夹角来确定:15°的入射光表示光源(太 阳)以15°的角(与法线的夹角)照射到(车辆)表面上。 镜面反射角(反射光或光泽的角度)与入射角(出于实际原因, 反射角前面往往表示为负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数值相等,而"逆 镜向反射角"是反射光与观察者之间的差角。如果观察者正在观察 车辆的光泽[即如果观察者的位置与反射光的角度相同(如图1 所 示)],那么反射光与观察者之间的逆镜向反射角为0°。然而,如果 观察者的眼睛从光泽角方向移开,那么逆镜向反射角开始增大。在 图2 的示例中,车身面板已经倾斜,入射角和光泽/ 反射角与新的 法线形成5°的夹角,但由于倾斜,光泽角已经远离观察者角达20°。 ASTM E2539《有关干涉型颜料多角度颜色测量的标准测试方法》中 建议在由入射光、法线和光泽角(包括光泽角的"相反"面)形成的 平面中,以多个角度测量的数据来表征涂覆表面中效应颜料的颜色反射效果。

34.jpg

为了形式上便于区分,逆镜向反射角带有负号标记。因此,以 45°入射光照射时,逆镜向反射角-15°对应观察角-60°。为了区分这 些位置,可在角度前面加上"顺"和"逆"。"顺"角位于入射光侧, "逆"角位于光泽角的对侧。测量仪器制造商通常采用的标准逆镜 向反射角为-15°、15°、25°、45°、75° 和110°,对应的绝对观察角度为 -50°、-30°、-20°、0°、30°和65°(见图3)。入射角45° / 逆镜向反射 角15°的测量结果相当于入射角65° / 逆镜向反射角15°的测量结果: 如果在两个几何结构"入射角45° / 逆反角25°与照射角45° / 逆反 角15°"的延长线方向连接两个几何结构"入射角45° / 逆镜向反射 角25°与入射角45° / 逆镜向反射角-15°"之间的线,那么混合涂料 就不含彩色干涉颜料。采用彩色干涉颜料时,该曲线就会逆时针弯曲。 含铝颜料的涂料不会出现这种弯折;入射角45° / 逆反角25°、照射 角45° / 逆反角15°、照射角45° / 逆反角-15°时的测量值之间就可 连线,该连线几乎为直线。

了解效应颜料

虽然着色颜料会部分吸收入射光线,并将部分光线向四面八 方散射,但是干涉型颜料还会透射部分光线。特别是对于透明干 涉型颜料,人们可以看到强烈的反射色和透射色(彼此互补)。 透明干涉型颜料由包覆有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层的基础颗粒组成 (如云母、氧化铝或氧化硅)。当光照射在表面上时,部分光线 被反射,而剩余光线穿过金属氧化物层直至到达基材的边界层, 在这里,部分光线又一次被反射。被反射的这部分光线与第一次 部分反射的光线平行离开颜料颗粒,然后,根据穿过金属氧化物 层产生的光程差异(相位差),这两部分光波之间就会出现相长 或相消干涉。这种相长或相消干涉的程度随光线波长的不同而不 同,并且还可调整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干 涉。因此,根据高折射率层(一层或多层)的厚度、折射指数和 入射光线角度,就可以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 对于完全穿过透明干涉型颜料的光线,在颜料的反面上会出 现类似情况,也会发生干涉。由于光线从光密介质移动到光疏介 质上,不会出现相位差。因此,透射色与反射色可形成互补:如 果干涉型颜料反射蓝色,那么其透射色就为黄色。将这种颜料涂 覆在透明膜或白色基材上时,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表面上 看到的颜色呈蓝色,而透射色为黄色。图5显示了从反射色转为透 射色的视角变换方式。

干涉型颜料种类繁多,根据生产方法可大致将其区分开来: 透明或半透明颜料是采用湿法化学工艺制造而成,其载体材料包 括有天然云母、氧化铝或氧化硅等。这些载体颗粒上包覆有金属 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铁或氧化铬)。

特种干涉型颜料的应用

由于干涉型颜料通常都是透明的,所以需要在涂料配方中 添加适当的颜料,以增加遮盖力。将透明干涉型颜料与蓝色或绿 色着色颜料混合在一起,所得混合物的透明度会降低。同时,刚 开始时混合物的色度(颜色强度)增强,只有到达特定点后才会 下降。这种现象在白色混合物中也较为常见:蓝色颜料或其相应 的颜料浆通常为蓝黑色。添加更多白色颜料时,混合物的颜色变 得越来越鲜艳(更蓝),直至达到特定点为止。超过最高色度点 后,若继续添加白色颜料,则会使混合物开始变得更灰白,色度 更淡。

如今,铝粉颜料也可添加到最终涂料混合物中,以实现干涉 型颜料的最佳颜色搭配,干涉型颜料达到最浓的色度以及高遮盖 力。然而,应注意的是,着色颜料和铝粉颜料都会对干涉效果造 成较大影响,甚至会削弱干涉效果。在配置一种新颜色时,只有 在确保干涉型颜料能够加强或增强颜色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干涉 型颜料才有意义,这是至关重要的。

35.jpg

睿智地使用铝粉颜料

与干涉型颜料类似,铝粉颜料也有不同的粒径规格:细铝粉 颜料的光泽度较低("缎面"光泽),粗颜料的光泽度较高。然 而,随着粒径的变粗,遮盖力就会降低。制造商可提供不同粒径 规格的颜料。除了按照粒径规格进行分类外,还可按照生产方法 (形成不同的光学特性)来区分铝粉颜料。一般铝粉颜料的制作 方法为:将铝雾化破碎成微小颗粒,然后,形成马铃薯块茎状的 小颗粒。这些小颗粒经球磨轧平之后,就会形成"片"状铝粉颜 料(其外表不规则,类似于"玉米片",故而命名)。采用惰性 气体保护进行雾化破碎时,铝形成小球珠,经过球磨轧平就可形 成扁圆形颜料,称为"银元"型铝粉。玉米片型铝粉颜料的粒径 规格为11~24μm,而银元型铝粉颜料为14~34μm(这些数值为中 值粒径,即D50)。

例如,在目测评估中,在窗户旁倾斜试验样板时,照射角和 观察角会发生改变。然而,如图2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入射光和 观察者的位置(即两者之间的角度)未发生变化。目测的几何结 构与测量仪器的结构并不对应。这就要求光源通常必须以同一角 度入射。铝粉颜料和颜料浆对着色颜料的作用与白色或彩色干涉 型颜料的作用一样:色度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再次下降,而明度 值会持续增大。

36.jpg

选择需要的颜色范围
在配制具有多种视觉效果的新颜色时,应从特殊效应颜料 入手,并观察其性能。比如,如果采用的是彩色干涉型颜料,那 么首先将其与黑色颜料混合,以确定其效果。然后,采用蓝色或 绿色颜料(或相应的色浆)重复试验。通过这一组合试验,就有 可能很快确定干涉型颜料的实际颜色和效果。通过上述反复的试 验,就可形成很多方法,配制出适用于OEM应用中的新颜色。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调节不同颜料类型的组合,有针对性 地控制想要的颜色范围:如果配方中主要是着色颜料的话,那么 这将决定整体颜色。添加的铝粉颜料将决定混合物的闪光效果; 因此,就可在细/粗铝粉颜料之间,或"玉米片"型与"银元"型 颜料之间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通过添加干涉型颜料,可确定整个 混合物的视觉效果。这里,有极多的搭配方案可选择,获得各种 不同的效果。

比如,开始先用蓝色颜料,然后再添加白色和彩色干涉型颜 料。白色干涉型颜料形成银色闪光效果,而彩色干涉型颜料形成 更多的色彩闪光效果。甚至还可在开始的蓝色颜料中添加金色或 紫铜色干涉型颜料:由于含有吸收剂成分,该类混合物中也会出 现减色混合现象,因此,将蓝色颜料与金色干涉型颜料相组合, 还可生成漂亮的绿色色调。如果想要配置出亮金属色或银色(如 图6中的涂料所示),那么一开始就应选择铝粉颜料。由于铝粉 颜料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粒径规格,这时就会决定整个混合物的闪 光水平和粗细度。之后,可添加着色颜料,形成一种常见的,具 有方向性的色调。根据整个混合物的类型和比例,还可添加干涉 颜料,多少会呈现有明显的闪光效果的色彩效果(如图7中的亮红 色)。

对颜色体系的思考 如今,着色颜料和效应颜料的组合方式非常广泛,几乎可 以配置出任何颜色。尽管如此,应时刻谨记,这类颜料是真实存 在的,而不是理论推定的。不可能配置出"理想"(中性)的黄 色。黄色颜料包含红色或绿色成分。此外,红色颜料可呈现多种 红色效果。原因如下:首先,与黄色一样;其次,红色颜料与白 色颜料的相互作用或在混合物中的作用并不是理想的,相反,在 与白色颜料的混合物中,会变为紫色或蓝色色相。在混合物中添 加着色颜料,会使其在三维色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改变其色 度、色相和明度。具有强烈颜色效果的干涉型颜料为单色颜料, 这表明其不能构成包含许多成分的颜色体系。另一方面,其仍可 与其他着色颜料以及干涉型颜料混合。然而,因为很可能无法预 测最终的整体效果,所以不建议混入干涉型颜料。

37.jpg

38.jpg

遵循颜色混合的规则

汽车修补涂料和众多工业混合涂料通常是各类颜料或颜料 浆的混合物。不但具有不同的颜色和效果,而且在混合后还会呈 现出不同的效果。利用着色颜料(如黄色和蓝色)配置绿色时, 称为减色法混合。另一方面,如果透明干涉颜料(如珍珠黄和珍 珠蓝)混合在一起,不会形成绿色,而是白色。这叫做加色法 混合。可以设想,采用两块滤色片(黄色和蓝色)就可以确定不 同的混合特性:对于减色法混合,按前后顺序排列好这两块滤色 片,从而使光线依次穿过两块滤色片。假如第一个滤色片是黄色 滤色片,它首先过滤掉白光范围内除黄色波长区以外的所有光 线。然后,蓝色滤色片过滤掉除蓝色波长区以外的所有光线。在 光谱的绿色波长区域内,这两个滤色片的透射光线重叠在一起, 因此,绿色作为允许穿过两个滤色片的光线颜色而保留下来。

要实现加色法混合,则平行、并排放置两块滤色片:在这种 情况下,黄色滤色片允许黄色光谱范围内的所有光线穿过,蓝色 滤色片允许蓝色光谱范围内的所有光线穿过。当穿过两个滤色片 的光线再汇聚到一起,就加合在一起,又一次形成了白色光。

为了使吸收光线的颜料颜色向特定方向偏移,可简单使用相 似颜色的颜料或具有相似色调的颜料:蓝色颜料与红色颜料混合 不会变得更红,但与紫色颜料混合会变得更红。黄色颜料与橙色 颜料混合时会变得更红。在这种情况下,红色颜料会使混合物的 颜色快速进入红色区域;所以应从红相黄颜料着手,而非绿相黄 颜料。

不同程度地混合透明干涉型颜料,可形成中间色。也可通 过混合半透明或具有遮盖力的干涉型颜料,来获得理想的效果。 然而,要获得成功的效果,需要经验,并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实 现。

寻找特别的创新颜色

颜色和效果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一眼很难选择或发现新的 颜色。对于符合当今品味的现代颜色,本文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 若要配置出亮白色,应避免添加黄-红-棕色颜料。加一点点蓝 色就可以神奇地使白色变为亮白色。要配置出相应的超白色效 果,应使用纯白色的干涉型颜料,而不能采用天然云母基的干 涉型颜料。当逆镜反射角变大时,就不会显现黄相。

> 如果采用了细铝粉颜料,那么金属闪光色可带有微微的光泽。 将粗"银元"型铝颜料与细"玉米片"型铝颜料混合起来,就 可形成"极佳"的金属闪光效果。添加干涉型颜料可增强这一 效果,因为这类颜料的反射光位置非常靠近光泽角位置。

> 采用彩色干涉型颜料可配置出最佳的炫彩效果。这种颜料可与 着色颜料进行不同程度的随意混合。彩色干涉型颜料不仅能控 制颜色效果,还能控制其色度。总之,目前有许多极佳的干涉 型颜料和铝颜料可供选择,这类颜料的潜力无穷。

结果一览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角异色的视觉效果日渐兴起,并 可通过多角度测量来表征。

 干涉型颜料可形成随角异色效果,并可拼合使用。

 铝粉颜料可产生金属效果。

 将着色颜料和干涉型颜料,铝颜料混合使用可形成色彩炫目 的新涂料。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焦点访谈

《中国涂料》专访邱博:愿得一心,携手并进
《中国涂料》专访邱博:愿得一心,携手并进

  对于中国涂料行业来说,邱博(HUBER)公司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是,这家有着135年悠久历史的美国家族企业,却有着诸多不为国人所知的信息:传承到今天,邱

万华化学:创新助力绿 色发展——访万华化学表面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孙家宽博士
万华化学:创新助力绿 色发展——访万华化学表面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孙家宽博士

针对涂料领域对创新性产品的需求,万华化学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涂料用单体类包括高二四体含量的HMDI、环脂族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