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官网
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建筑市场鱼龙混杂 揭露防水行业内幕以及乱象

2014-10-20 14:4110850CNCIA中国涂料

  当今建筑市场鱼龙混杂,且有许多非法生产的企业。他们多数偷梁换柱,偷工减料。防水施工者多为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做出的防水工程质量不过关,再好的材料没有专业的施工也难以避免以后的渗漏。市场上很多防水涂料都是假冒伪劣产品,根本就不防水。而更让人意外的是,造假防水涂料的,不仅是一些三无企业,一些品牌企业,也在挂羊头卖狗肉。

  常言道“建筑乃百年大计”,建筑工程除了要求牢固之外就是要防水、防潮,但防水材料的质量好坏却往往被人忽视,因此使用劣质防水材料导致的房屋渗漏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渗漏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漏水的防水材料

  最低价中标导致低廉伪劣材料横行市场

  要什么牌子就生产什么牌子!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宁愿假冒,也不愿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此之乱的涂料市场,究竟背后是什么样的利益关系?

  记者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1400家,而没有许可证的企业却有500多家,而2012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亿元,而无证企业的销售收入却达到600亿元,占到整个行业收入的30%还多。朱冬青向记者解释,这样的产品之所以在建筑市场拥有巨大的需求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建筑工程实行的最低价中标制度。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称,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层层分包,到最后留下的利润没有多少,所以只能按最低价中标。我们知道中国铁路项目,就是采用最低价中标,不仅是防水材料,别的材料也是。

  祛除建筑渗漏顽疾,须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但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渗漏问题,还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探索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建筑防水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更和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建筑业界素有“结构第一、防水第二”的说法。然而,目前国内建筑的防水质量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耗时近一年开展的建筑渗漏状况调查近日完成主要数据分析。该协会联合北京零点公司最新发布的《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渗漏率高达95.33%。与此同时,近六成地下建筑存在不同程度渗漏,近四成住户受到房屋渗漏的困扰。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分析认为,此次调查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全国建筑渗漏的现状,即:全国建筑渗漏情况相当严重。未来在加强综合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解决建筑渗漏顽疾。

  野蛮生长致产品质量难保证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认为,产能过剩是导致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随着建筑防水领域向工程建设领域扩展,极大地拓展了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空间,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行业集中度低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防水行业拥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生产工艺落后、节能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个别地区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甚至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

  朱冬青表示,防水产品领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招标多采用最低价中标,不少工程的中标价格明显低于正常成本价格,加之工程监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大量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产品以及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占据主要市场,进而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朱冬青说。

  超低的门槛,缺失的监管,高额的利润,层层转包的建设方式,这些都给劣质防水涂料市场提供了温床,短短几年内,国内的小涂料厂迅速增长。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清称,2012年,我们国家防水卷材的使用量是15万亿平方米,而产能却达到了50万亿平方米,产能大于使用量数倍。{mafacms:page}

  企业无证生产防水卷材利润高于正规企业八倍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直接造成“建筑癌症”的因素就是劣质的防水材料,建材市场的销售乱象真是让人惊讶,出售不合格产品似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施工队不专业,造成渗漏主因

  1、防水游击队横行街道,群众以低廉的价钱买到的却是无数个漏点。

  2、“铺上即可”代表了一大部分游击队员的行为准则。

  3、野蛮施工给防水材料带来致命的危害。

  4、严重不符合标准化施工工艺,无法实现卷材满粘。

  漏水的防水材料

  企业变身打假者斥巨资悬赏造假人

  假冒伪劣的防水卷材在建筑市场的猖獗程度,可能是哪个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探索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自揭行业乱象相印证的是,记者从北京建筑工程司法鉴定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纠纷约有四分之一因防水渗漏问题引发。

  业内专家认为,祛除建筑渗漏顽疾,必须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力量,管好需求一方,切断假冒伪劣产品的终端。建立和完善应用领域质量管控制度,有效破除单纯的“最低价中标”招投标模式,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招投标导向;同时严管施工资质,加强工人在防水施工特别是新型防水材料施工方面的技能培训,推广防水专项由业主分包和防水材料施工一体化,杜绝层层分包。而对于生产供应企业,则要加强生产许可证发证管理和证后监管,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遏制“黑色产业链”。其次,企业要承担防水材料和工程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再次,行业组织要积极开展行业自治,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扩大行业质量动态监督和质量约谈范围。行业协会还要完善相关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体系。

  “综合治理是对当前监管制度的一种修复,也是现阶段的主要质量管理手段。但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渗漏问题,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探索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据朱冬青介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建筑渗漏的概率极低,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普遍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根据这一强制保险制度设计,建筑一旦出现渗漏,首先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包括承担维修费用和因渗漏造成的财产损失,然后保险公司将按出险状况大幅调高防水工程公司保费,“企业出现质量事故将承担高昂的保费和其他成本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将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没有哪个企业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和没有技能的工人施工,建筑渗漏发生几率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做法相比,目前我国针对建筑渗漏问题采取的是5年保修期制度和5%的质量保证金制度。“建筑制度设计和质量监管不严是导致国内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根本。5%的质保金与生产劣质产品带来的利润相比,不足一提。5年保修期和住宅的70年产权相比,也明显偏短。这就给一些企业留下了空子,出现渗漏只要修补就行,保修期和质保金变成了渗漏的许可证。因此,我们不妨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探索建立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这应当是解决建筑渗漏问题的终极之道。”朱冬青说。

举报
收藏 0
9月16-18日顺德•论坛嘉宾|2025环境友好型木器涂料涂装技术论坛暨2025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木器涂料涂装分会年会召开在即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16-18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举办“2025环境友好型木器涂料涂装技术论坛暨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木器涂料涂装分会年会”,同期召开“2025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木器涂料涂装分会理事会”“木质家居家具绿色涂装产业链对接交流会”“木器涂料涂装创新发展沙龙”,并组织开展“2025环境友好型木器涂料涂装展示”活动,推荐环境友好型木器涂料创新技术成果,搭建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合作平台,实现木器涂料涂装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0评论2025-09-101

荣誉|广源集团再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广源集团《超细天然水镁石多层级可控活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江西省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0评论2025-09-1067

科研|七二五所:基础研究再添力,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获批
 近日,202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中船集团七二五所传来喜讯,海洋腐蚀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的两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成功获批,实现在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创新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持续突破,为我国海洋腐蚀防护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

0评论2025-09-1069

开放课题|高端装备涂料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通知
现发布高端装备涂料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

0评论2025-09-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