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3-06-08 14:55:41|中国涂料
- 自制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用于水性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底漆、中间漆和面漆的制备,该复合涂层具有耐磨性、耐化学品性能优异,附着力、抗压能力强,表面平整光滑等优点。
发表于2023-06-08 14:54:50|中国涂料
- 采用3种固含量不同的纳米纤维素(NFC)对涂膜进行改性,利用纳米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在水性环氧底漆湿膜中形成通道效应,加速底漆中水的挥发。考察了涂膜中NFC添加量变化对其干燥速度、耐盐雾性、附着力、耐冲击性、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水性环氧底漆中引入新型的纳米纤维素材料后,可以加快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挥发速率,使其快速表干。同时,随着NFC添加量的增加,涂膜的耐盐雾性、附着力、抗冲击等性能逐渐提升,最终发现当固含量为5.7%NFC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的时候涂膜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满足水性环氧底漆快速表干的条件,并能适应“湿碰湿”涂装需求,大大降低了涂装间隔时间,复合涂层涂膜外观出色。
发表于2023-06-08 14:54:12|中国涂料
- 使用妥尔油脂肪酸制备合成水性厚浆涂料用醇酸树脂,通过探究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酸性树脂改性剂对叔丁基苯甲酸的用量及回流溶剂的选择对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过程及产品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水性厚浆涂料用醇酸树脂优化配方。
发表于2023-06-08 14:53:20|中国涂料
- 通过新型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分散体,对其聚合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对合成的水性丙烯酸核壳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聚合工艺为聚合温度范围为130~133 ℃、核壳单体滴加时间为2.5 h/1.5 h、核壳单体滴加完毕保温时间为1 h/1 h。在该聚合工艺下合成的水性丙烯酸核壳分散体黏度适中,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56.8 nm。红外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已经基本聚合完全。制备的涂膜具有较高的光泽、优良的干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性。
发表于2023-06-08 14:52:37|中国涂料
- 通过一锅法利用环氧树脂(E-20)与异辛酸(ECA)开环制得的环氧异辛酯(EECA)与丙烯酸酯单体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光泽高耐盐雾性环氧改性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EHAD)。实验研究了EECA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AA)用量及羟基含量对EHA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ECA用量占固体分50%(质量分数,后同)、引发剂添加量为2.8%、羟基含量为4.2%、AA用量为6.1%时,制得的EHAD稳定性好,通透性强。将制得的分散体EHAD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搭配,制备的水性2KPU涂层综合性能好,涂膜光泽(60°)高达93.5%、耐中性盐雾达500 h以上,同时实现了高光泽和高耐盐雾性,较好地满足了水性涂料在底面合一涂装领域的应用要求。
发表于2023-06-08 14:51:59|中国涂料
- 以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XY-632)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环氧酯,再以此原料作为改性单体,制备得到环氧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品及涂膜进行测试及表征;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酯、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用量及中和度对产品的状态和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自乳化过程、DMPA的用量和中和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聚氨酯分子中引入环氧酯结构,所制得的乳液稳定性好,且涂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附着力、硬度等性能。
发表于2023-06-08 14:51:13|中国涂料
- 结合国内载货汽车车身涂装现状与发展趋势,分别从环保型涂装前处理、超高泳透力阴极电泳涂料、环境友好型面漆以及非金属外饰件涂装等方面简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针对载货汽车车身涂装品质提升给出了若干技术路径与改善建议。
发表于2023-06-08 14:50:23|中国涂料
- 综述了中国汽车工业2022年的发展状况,从汽车涂装和涂料行业的最新政策法规、技术进步、产量和品种情况、企业的升级和发展、汽车修补涂料市场需求5个方面汇总了中国汽车涂料工业2022年度发展状况,还重点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涂料和涂装技术、汽车涂料和汽车涂装的最新技术发展、中国汽车涂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2023年中国汽车涂料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发表于2023-06-08 14:49:50|中国涂料
- 《中国涂料》第202303期 目次
发表于2023-06-08 14:24:28|中国涂料
共225 页 页次:32/225 页首页上一页30313233下一页尾页 转到